2008年3月4日 星期二

賽嘉行腳2~莎卡蘭部落

在賽嘉樂園大門口右手邊有一自行車專用道,可達屬於排灣族[莎卡蘭部落]的社口村.

口社是從莎卡蘭溪上游的大社分出來的,從前大社有兩個獵人出外打獵.到了此地,隨行的獵狗不肯離開,於是獵人便定居在這裡,一些大社的居民也陸續移居這裡,獵人回大社請大頭目的第四兒子到此當頭目,於是形成新的部落就叫做[莎卡蘭],是[不易攻打]的意思.

口社社區入口意象的石板涼亭排樓上面,就是兩個獵人和狗與頭目的雕像.至今村中有人結婚,仍會送檳榔與橘子編成的花環到兩個獵人的後代家,表示對建立部落英雄的尊敬.


社區設有旅客服務中心,在這裡可以獲得所有部落的資訊.

往自然生態旅遊園區的路就在這家新開的商店後面

順著二十多面石雕藝術串聯的石牆走

第一次看到琉璃珠圖騰

有別緻的路標

可俯瞰口社社區和莎卡蘭溪

雖然已經三月天了,這裡的聖誕紅依然妖艷,加上紅竹,一片活力十足.

這個展示板前有叉路,走左邊的泥土路,下切到溪床

[自然生態旅遊園區] 到了

園區內搭了三座以傳統排灣族穀倉改良的高腳屋,由社區自行經營旅遊住宿套裝行程,從整體環境看起來,此地有專人定期整理,房舍外觀及衛浴都相當乾淨,但造訪的遊客應該不多.是個小而特殊,適合偶而離群索居的好所在.

高腳屋下的集會場,可以起營火ㄜ
漂流木









莎卡蘭溪就在門口約20公尺
溪中有國寶魚~高身鯝魚之外,尚有台灣石賓.馬口魚.台灣爬岩鰍.鱸鰻等淡水魚類.有這些魚的聚集,表示莎卡蘭溪水質清澈,水量穩定.即使枯水期仍然有多處深潭,加上錯佈溪流的大小岩石造成的急湍,成了魚兒水中游的最好環境.

莎卡蘭的居民幾次遷徙都離不開莎卡蘭溪,溪流的每一個彎道.每一個河段,都有一個口社排灣族的典故.
這次的兩輪行腳,擴大了以往徒步和開車的深度和廣度,要感受每一個地方真味道,開車太快.走路太慢.騎自行車真的剛剛好.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