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9日 星期三

林憲忠~創辦南陽義學

林獻忠~創辦「南陽義學」
2008/01/08


【林獻忠(聯合晚報記者王彩鸝整理】

20年前,我在宜蘭鄉下當小學老師,8年前47歲時,為了完成人生的夢想,毅然辦理退休,拿著退休金創辦「南陽義學」,提供老人一個免費的學習園地。

很多人說我「頭殼壞掉」,有人猜林某辦義學有某政黨在背後撐腰,有人說有財團支持,更有人挑明,一定是政府機關暗地「利益輸送」。甚至,更露骨的說,林某一定是為了選舉,開始積極鋪路。

羅東鎮街頭巷尾謠言滿天飛,讓我啼笑皆非。這充分顯示過去二十年來,台灣社會雖朝向多元發展,但,人心充滿不信任,傳統的是非觀和價值觀都不見了。

*不要讓老人活著等死

創辦「南陽義學」的理由很單純,是我對雙親的孝思,「子欲養而親不待」,是我這輩子的痛。年少時離開家鄉到台北讀書,畢業後沒多久,父母相繼往生,老父老母都是孤苦的老人,讓我發願一定要站出來為社會做點事,為這塊鄉土注入一些關懷,不要讓老人活著等死!

台灣老年人口已突破10%,每十個人就有一位老人,經建會預估,十年後,台灣老年人口將會逼近14%,從「老人國」步入「超級老人國」,台灣老化速度居全球之冠。另一方面,衛生署統計,2006年每10萬老年人口中約39人自殺死亡,死亡率「遙遙領先」中年、青壯人口。


「南陽義學」有三大宗旨,老人陪伴老人─讓老人品嚐生命的溫韾;老人服務老人─創造老人生命的尊嚴與價值;老人教育老人─轉化老人成為社會資源。
「夕陽無限好,因為有黃昏」,念頭一轉,可以創造一個園地、讓老人的生活充滿陽光,可以自由呼吸、快樂學習。

義學班的老師最初都是我在教育界的朋友,後來有專長的年輕人也來當義務老師,也有人看到招生廣告,主動打電話來表示願意提供免費場地和師資。義學人人能辦,提供地方、桌椅、人力,就算只付出一點點心力,都是辦義學。南陽義學從沒錢沒資源,到現在開辦一百多個班、91個場所,都是免費的,充分展現台灣民間社會的生命力。

德不孤,必有鄰。南陽義學感人的故事不斷上演,80多歲的國畫義工老師袁樂民告訴我:「過去教書40年,不如在義學當義工老師。」也有獨居35年的退休老師,發願要將他的餘生奉獻給南陽義學。在菜市場撿菜為生的中年婦人,省吃儉用每月存萬把塊錢贊助南陽義學。這些鄉下小人物的高貴情操,將是台灣的希望之光。

應少點政治、多點人性關懷

台灣的希望在哪裡?我認為全球化的老人問題,台灣可以有所作為。八年來,南陽義學對老人議題的關注,讓我有機會走遍中國大陸、日本、韓國、中南半島、美國、加拿大,最近還有德國、捷克的朋友要來南陽義學交流。
我發現,沒有利益衝突的議題,很容易引起人性的共鳴,走到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會被排斥。台灣應該少一點政治,多一點人性關懷。

南陽義學預計和50個國家的老人組織締結姊妹會,明後年召開國際老人聯誼會,當有50個國家參與時,就是一個「老人聯合國」。我們一直在講返聯、入聯,人家一直不讓我們進入他的家,為什麼我們不創造一個讓大家來我們家的地方?
台灣要創造未來有希望的20年,我認為有八個字:「凝聚共識,找回責任」。「凝聚共識」,台灣社會要有共同的理念、價值和是非,絕不因為政黨、族群、地域而改變。

南陽義學可以辦多久?我不去思考這個問題,只管當下我還能做什麼?有沒有盡心盡力去做?沒有人可以決定生命的長短,但我們可以讓生命精彩。但願南陽義學能提供社會思考空間──南陽義學沒有錢、沒有資源、不求名利、超越黨派和族群,義學做得到,台灣也可以做得到。

不能期望好事一定會成功

義學的精神如果能喚起這個社會的沈澱和省思,就算它明天就結束也無所謂。我總認為,可以做好事,但不能期望好事一定會成功。

我只是歷史長河中的一粒沙,我沒有別的專長,只是一個讀書人,只會默默的做,南陽義學從關懷老人出發,希望改造人心,希望能成為另一種社會改造運動,把自私自利的台灣,變成有情有義的台灣。

每個台灣人都能在其有生之年,做一件生命中值得做的事;每個人心裡都寫著「明天要更好,台灣要更好」,這才是未來台灣希望之所繫。
【2008/01/08 聯合晚報】

1 則留言:

Unknown 提到...

有理想的人 很多
能真正實踐的人 很少
能堅持到底又有成績的 更是稀有
林先生的高風亮節 是好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