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從未有過的癌療經驗,內心的惶恐有如面臨不知對手真面目的擂台賽,住院之前,眾多的資訊已經預告了這個挑戰的震撼力。辦理住院手續的心情是忐忑的,相信老公的內心比我更複雜,面對無從逃避的命運,也只有皮繃緊一點,有如將入虎口的羔羊。傳言果然不假,隨著藥劑ㄧ袋ㄧ袋流進體內,勇士英氣全然失色,在這裡印證了人的渺小和脆弱。
回首這段就醫、治療的經歷,老公自認是他人生中最大的意外。在今年六月份以前,凡是認識他的人,絕對不會質疑他的健康,但是隔週檢驗報告出爐後,他已經是領有重大傷病卡,需要化療加上電療的重症病患。我不禁想起小時候經常聽得母親說:孔子公嘛不敢收過眠帖(台語發音)。意識是說:像孔子這麼有學識的人都不敢輕易答應隔天的事。可見人生的起伏變化多麼無從意料,我等平凡之輩,怎可高掛[無事牌]?老一輩的人生智慧的確令人讚服。
早在住院治療之前已經有好多關心他的親朋好友告訴他胃口會變得很不好,但是一定要忍耐多進食,才有體力。因為平時他是個不挑食,很好養的人,所以這方面他一直有相當的信心,自認這是他可以克服得了的事情。但人和藥物相比相對弱勢多了,如此食不下嚥的經歷絕對是他這一輩子最不想重來的一種酷刑。
他說,吃到嘴裡的東西不但和記憶中的味道完全不一樣,討厭的是它會引發出一種讓人無法忍受,頻頻作嘔的可怕味道,而且不同的東西會引出不同的怪味,卻是一樣的噁心可怕。難怪他每次要開口進食都要猶豫、沉思好了一陣子,嘆了幾口氣才張開口強忍著還沒被吐出來之前囫圇吞下。我則像年輕時在餵小孩吃飯一樣又哄又騙,多希望他這一餐能比上一餐多吃上一口,但是~很難。
出院後,我試著煮了各種平時他喜歡的口味,可是一點都引不起他動口的興致,剛出院的前幾天,幾乎和在醫院時沒兩樣,任何東西都無法在他嘴巴裡停留超過2秒鐘。
為了達
感謝老天,用吸的還真的讓他吃下東西了。連吸了兩餐食物,我開始讓他喝羅宋湯,他覺得[湯]比[泥]味道好多了,主動要我給他一塊馬鈴薯和胡蘿蔔試試看,我專注看著他戰戰兢兢的嚼動……吞下……,我激動得眼淚盈眶拍手歡呼[可以吃下去了!好厲害!]。那種心情像極了鬆開扶在自行車後置物架的雙手,看著孩子第一次平穩前進的喜悅。他要我再給他半碗有肉有菜有湯的正常版。
他順利的用正常方式讓食物經過口腔進到肚子裡,雖然牛肉的味道和記憶中的還差很遠,但是不再可怕了,蔬菜的味道更正常,他說不要再吃泥狀的東西了!這是經過大約6天食不下嚥的酷刑後復甦的第一步。
他的體重從入院時的
七~九月,正是台北的酷暑,我家的冰箱總會被大量家庭號鮮奶罐裝的白開水占據大半空間,2~3分的果醋加上7~8分冰開水稀釋,就是一杯很受家人喜歡,營養健康又可口的夏日冷飲。
果醋是用電話聯絡從南投農莊宅配來的,口味大約有8~10種。我向老闆娘請教很多他們家產品的問題,他也都滿有誠意的回答。譬如說我問她:果醋是用整顆水果果實發酵製作的還是榨汁製作的,她告訴我水蜜桃、蘋果、李子、蜂蜜都是當地盛產,所以都是用果實發酵製作的,但是蔓越莓則是用果汁製作的。一個夏季,我家大約會消耗掉將近30瓶果醋,家人最歡的口味水蜜桃和蘋果平分秋色,蜂蜜則是季軍。
第一次住院什麼都不懂,擔心打了化學藥劑會有[哪有些東西可以吃,哪些東西不可以吃]的禁忌,所有飲食都是依照需求逐次在院區內外採購,所以飲水方面就是單純的冰開水。化療的前面兩天副作用還沒發生,他可是大口吃肉飽食終日,一副初生之犢不畏虎的輕鬆,還可以花點時間思考醫院附近有拿些好口味,甚至我到店家以後才打手機唸菜單讓他點菜。好時光只有兩天半而已,副作用讓他的味覺、食慾、精神、體力快速流失,流質和他願意接受,容易進食的食物就剩下果汁牛奶、冰豆漿、奶酪、起士蛋糕、茶碗蒸、豆花、水梨和蘋果。
出院回到家,他喝第一杯冰果醋直呼是人間美味,從此果醋在我家的受重視性直線上昇,吃不下東西就把果醋喝到飽。出院的第四天上午,收到高雄好友[noodle楊]冷凍宅配自家的名產[大餛飩],這份支援來的正是時候,老公因為味覺鈍化,導致食量少的困擾及時獲得紓解,連續三餐,數量由5顆、8 顆、10顆的增加,我好欣慰,第一關pass為期不遠了。
療程結束味覺恢復之後他才告訴我:住院的時候每次我問他餓不餓?他都回答說不餓,但事實上肚子是餓的,甚至餓得咕咕叫,但是他寧可選擇餓肚子也不願意碰觸噁心味道的那一關。
這輩子從沒進出醫院這麼頻繁過,歷經不同醫院,和不同科別的醫生接觸後,我深深感覺到醫、病之間互動的親和感進步很多。記得我在年輕時代看醫生是件很辛苦的事,當時沒實施預約掛號制度,病患一早就要臨櫃排隊掛號。
一般掛號時間大約是在上午8點鐘,為了能掛到前面一點的號碼,清晨5點鐘就來排隊的現象是司空見慣的,等到護士小姐叫到名字進入診間時,已經等得累翻了。進到診間,迎面的通常是張嚴肅的臉,尤其是年紀大一點所謂的大牌醫生,多問幾個問題還賞你幾個排頭咧。如今年歲稍長,難免偶有病痛,近年來所遇到的醫生都相當親切、溫暖,連這回陪老公看病的感受也一樣。
和替老公開刀醫院的腫瘤科醫生見面時,他一臉笑容,用親切的口氣說:ㄏㄚ~~看起來是不好的東西ㄋㄟ~ 我們看看要怎麼處裡比較好ㄏㄡ~不要擔心,這個我們可以處理得好的……。
那位外科醫生知道我們考慮轉到榮總後續治療的時候很體諒的說:你們的考量我很能接受,我也覺得是個好的方向,畢竟榮總是教學醫院,相關檢測的儀器很新很完備,而且他們的團隊對這方面的經驗和能力很強………我會將所有用得到的資料讓你帶過去,也會幫你申請重大傷病卡…………,等你復原之後需要任何諮詢隨時都歡迎來聊聊……。
移到榮總治療,是由血液腫瘤科主治,會診放射腫瘤科和骨科。台北榮總患者之多難以形容,每位醫師的門診都深受時間的壓力,但是醫師簡單的肢體動作就代表了一切。不發ㄧ語看著電腦銀幕,將老公檢查上傳的影像拉近、拉遠、旋轉、時而快時而慢,還原、重複、再重複。有時把眼睛貼近螢光幕,有時候將背部向後靠,瞇起眼睛坐遠一點看,時而手掌握拳,撐靠著面頰沉思狀…整整三、五分鐘眼睛沒移開影像一秒鐘,這種專注,足夠讓病患和家屬感受到那股用心要醫好每一個病人的使命感。
骨科醫師很特別,他的門診人數總是超過一百號,為了消耗龐大病號,一個人同時使用兩個甚至三個後面打通的診間,由實
雖然面對百人以上的問診量,絲毫不減親切笑容。他對我先生說:依據儀器檢察的結果,確定沒有癌細胞轉移或擴散的情形,但是患處傷口還屬於新傷,我們決定不要再開一次刀,把患部作立體大面積的切除,而是採用化療加上放療來處理。
我們有處理全國將近50%腫瘤的經驗,所以請放心的交給我們團隊,如果有需要的話,我一定親自幫你動刀!然後站起來,分別給我
血球數是免疫力最好的參考依據,從門診抽血報告數據看得出來身體的抵抗力已經回復了,第一次化療到今天止可以說暫時畫下句點。在未來等候住院通知的大約10天之中,重要的任務就是要把老公的身體養壯一點、心情更加自信一點、生活與往昔更相似一點。其實現在他和正常人無異,甚至比一些不需要化療的人還健康。我建議老公平日上班除非多人聚會時仍然要戴口罩之外,其他情況應該可以稍微放寬一點;蠔顯精可以暫停,好留一點自體免疫力發揮的空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