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20日 星期六

28.心情手札(下)

鹽和走路對病人很重要ㄜ

一位資深的護理師和我們很聊得來,交換了不少經驗和心得。他問老公認為在口感變糟的時候,哪些東西最好吃、最好喝。老公說大餛飩最好吃,可樂和果醋的味道都沒變最好喝。護士小姐則呼應老公的結論說,國外針對這方面的調查結果是可樂和蘋果汁最受歡迎。她說:一般住院化療的患者在治療第三天起就會累得懶得理人了,出院之後大約需要7~10天的休息才會恢復體力。根據他的了解,多走路對恢復疲勞是有幫助的,雖然連著點滴導管,也可以下床小範圍的走動,但是幾乎所有的病人都會選擇躺在床上熬過這幾天。我則以下面的參考資料呼應她的說法:

走路可以改善化學治療中白血病病患的疲勞 翰晃 2008 六月 27

化學治療會引起噁心、嘔吐、食慾不振、全身倦怠感等,但是由於現在輔助療法的進步,對於噁心、嘔吐方面的改善有長足的進步。但是還是有少數病患會覺得全身倦怠感。像這類的病人,家屬常常鼓勵病患能夠多多休息,但是最近的報告的結論卻是相反,多走路反而可以減緩疲勞

這是台大醫院的醫師所作的研究報告,研究是將22名住在醫院的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的病患,接受化學治療後分成兩組,一組是每天走路12分鐘、每個禮拜五天、持續3個星期;另一組則是都在病房裡休息。然後對病患在化學治療後第7天、14天、21天評估他們疲勞的程度。結果他們發現與預測相反,如果有走路的病患,反而疲勞程度可以減低。而在憂鬱、焦慮、壓力的狀態方面也發現在走路的這組病患有所減少。

真正的機轉還不是很清楚,還是鼓勵化療後的病患稍微能夠走動一下,可以促進血液循環跟身體代謝,對整天躺在床上休息的病患減少疲勞還是有幫助的,不過在這邊要強調的是走路是可以,不過化療後的病人都是血球指數有比較低的時候,容易感染或出血,所以運動還是要在一個安全的環境比較好。#



她擔任多年心臟科的護理師,從心臟科的資料統計中他發現[]的攝取對病人非常重要。許多重度虛弱的病人,檢驗出來的結果,體內[]的含量都有過低的情形。這或許和一般人都認為心血管疾病需要採行低油低鹽的飲食。但是以她多年的臨床經驗認為,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的形成原因和[]並無直接相關,改用清淡飲食是好的,但是有些人會連鹽都不吃或刻意減少了,長時間低鹽執行過當的結果,經常會已經導致身體缺鈉的情況而不自知。會產生身體低鈉,不是短時間可以形成的,長時間沒有適量補充鹽,造成身體缺鈉,會讓人使不上力,也就是說[全身無力]這情形和夏天長時間戶外運動後汗流了太多,會讓人累垮到全身無力,如果適時補充點鹽水,情況就會改善的道理相類似。

她的二姐也是癌症患者,癌療結束之後開始採行生機飲食,三餐蔬菜不是生吃就是川燙後沾薄鹽醬油,幾年下來,人看起來總是疲累無力。他曾經勸二姐要吃鹽,可是二姐是國小老師,對自己的信念很堅持,遇到這樣的結果她感到非常的無奈。老公很贊同[不吃鹽會沒力氣]的說法,因為在他小的時候,常常聽到媽媽說:[你是沒吃鹽嗎?怎麼那麼沒力氣?]。同時他也從原住民朋友的互動中知道他們要出外打獵的時候,不論日程長短,一定隨身攜帶一包鹽,因為那是他們在野外維持生計和體力不可或缺的寶貝。

護士小姐還說吃點甜食會讓人快樂有幸福感,但是在化療中不適合吃太多甜的東西免得引起胃酸過多,會讓人覺得嘴巴裡酸酸的,不舒服。欣慰的是她覺得老公的精神和體力很不錯,出院後復原的速度應該會比一般人快。她說他很喜歡和病人經驗分享增加資訊,一則可以照顧他人,再則讓自己先做好功課,竟每個人都有1/3畢的機會得到癌症。我秀出存在照相機裡的照片,和她分享出院後計畫要去靜養的營地和雲海,也先謝謝他的照顧,因為明天起他休假三天,等他收假上班,老公已經畢業了。


這次療程和前幾次比較起來,這一回是唯一不必打利尿劑加速排除體內水分的一次,這或許和喝[]有關。這次,一個禮拜裏,他喝了一次300CC的果醋之後就和它拒絕往來了,全都改喝自己用茶葉泡的[冷泡茶],茶本身就具有利尿功能,難怪這一次療程裡他的排尿量增加很多,通過了[體重增加而且輸出量比輸入量少1000 CC以上]的條款,不必打利尿劑排尿降體重。

柑橘類是這個季節盛產的水果,吃起來酸酸的,卻是鹼性食物,橘子一片片撥著吃不但方便還能補充植物纖維有助排便,柳丁則是對切搾汁,加一點點鹽巴(柳丁汁加一點點鹽巴的主意,是我取自護理師上述有關[]的心得),老公很喜歡這樣的味道。他從第三天起懶得進食,我每天都讓他喝二~四次滲鹽的柳丁汁。雖然現在到處可以看到路邊賣的瓶裝現搾柳丁汁,但是我覺得對化療中的人來說,路邊攤的清洗和榨汁過程衛生堪慮,雖然醫院裏無法使用到榨汁機,用手工處理也不難。只要將柳丁橫面切半,用鐵湯匙左右下挖就可以輕易榨下汁液和果肉纖維,5顆柳丁大約可以榨出300~350CC可以喝到果粒的原汁。原本擔心他這回拒絕了果醋,會影響酸鹼平衡,幸好有大量冷泡茶和柑橘、柳橙汁的補充,那股讓他最最擔心的惡臭味依舊沒有在次出現。


這次癌療的意外,我和老公都深切感受到保險的重要

我和老公是白手起家,年輕時雖然是雙薪家庭,在子女幼小和房貸負擔的情況下經濟並不寬裕,而當時的我,其實並沒有完整的保險觀念,純粹是人情保,加上當作是強迫自己儲蓄,所以分別保了老公的終生壽險和子女的教育年金。到了2000年我申請退休的時候,家理的經濟穩定了加上保險業非常蓬勃,對這方面的資訊和認知也較為完整,我ㄧ口氣將全家人的終生壽險、終生醫療、重大疾病及意外等附約完全補齊。

老公在這方面的認同度很低,雖不至於像我的父母,認為人好好的辦保險不吉利而生氣拒保,可是每次投保需要他本人在新保單上簽名的時候經常要拗了好幾天,他認為每次搭飛機前買個意外險或是一年一張保單的意外險就夠了,保險不必要搞太複雜。雖是如此,最後也都在他心不甘情不願的情況下簽了名。

多數投保人的心態大致相同,認為保險除了意外傷害之外都不會預估自己有用得到理賠金的時候,認為保險的最終目的就是日後留給下一代一筆方便辦事的經費,餘額就是讓子女惦記著你的好。可沒沒料到老公竟然意外的成為重症病患,依照保單的約定,可以申請理賠當作療中和療後照顧自己的基金。當保險理賠金匯到他名下的帳戶時,真讓他大大的感到不可思議。

台灣的醫療水準國際聞名,健保制度則真的是一大德政,對國人,尤其是重症患者的完善照顧實在有為它起立鼓掌的必要。只要取得重大傷病卡的病人,在整個醫療期間不論門診、手術、檢驗、醫治,每次一率收費100元,生病了,甚至得了重大疾病,所需支付的醫療費用實在可以用[價廉物美]幾個字來形容。但是大型醫院的健保病房嚴重不足,等不到病房就無法安排住院治療,整個療程務必會受到病房等待時間而不可預期的拉長。

在醫院裡另備有自己負擔差價的病房,病房數量雖然沒有健保房多,因為每天需要增加不同的自負費用,使得病房使用的流通順暢得多,而且流暢速度和價位成正比。所以病人希望療程不受等待病房的延宕,也希望在治療期間獲得較有品質的病房環境,可以朝這個方向來思考。

以公立醫院的收費標準,每天雙人房除了健保負擔之外,有自費補差額$150017001900三種房,單人頭等房補貼差額$3500單人特等房自付4500老公每次登記的是頭等房,如果頭等房額滿則改登記特等房。以他每次化療需要住院一個星期,總共住7次,整個病房的自負總額約15萬元,這個數目在大環境經濟不景氣的現在,對一般的上班族來說值幾個月不吃不喝的薪水,可算是一筆不小的負擔,就算對小有積蓄的家庭而言,花起來也會有些心疼。

在這個節骨眼上,如果讓病人除了要承受身體的折磨之外,還外加是否增加家裡開銷的掛慮,我說不上來,用什麼字眼可以形容當事人心情的沉重。幸好這回我們治療期間的所有病房費,因為自行投保的醫療保險中有病房費用的定額理賠,足夠讓我們連出院療養期間的各種安排都無後顧之憂。

老公曾經不解的問過我,為什麼可以拿回如此額度的理賠金,我順道為他補充一點保險概念:買保險就像買家電產品,不同的功能要付不同的費用,也就是所謂的羊毛出在羊身上。所以規劃保單的時候,要先了解自己的需要和付款能力。

年輕的時候我們經濟比較緊,因為當時我有公保,而老公是家裡的主要樑柱,所以先買他的保險,萬一他出了事,可以保障老公的醫療,同時也照顧到我和孩子們的經濟負擔。老公的保險主契約是終生壽險,附約是意外、醫療以及重大疾病,繳費15年,可以保障終生。我替孩子們保的是教育年金,分別在國小、國中、高中畢業當年都可以領回一筆教育年金當作就學註冊費,孩子高中畢業後保單即告結束。

在我退休當年,因為全家人以前各自投保的內容不盡相同,所以將每個人的終生壽險、終生醫療、意外、16項重大疾病以及部分豁免保費等內容一次補齊,讓家人的保障範圍更完整。我告訴他,這樣的保法有一個好處就是在[被險保人]發生重大疾病時,可以先領回部分保費,因為我們年紀越來越大,生病的機率越來越高,萬一生了病,年輕人沒時間全時段照顧我們的時候,也用不著擔心請看護和療養的費用,我們可以透過保險,託那鈔票上頭四個看地球儀的孩子們來照顧。

[那,我們再見了以後,孩子們還有保險金可以領嗎?]

[當然還有啊,現在我們才領回一部份,剩下的以後孩子們當然還可以領啊。]

老公說:對阿!對阿!保險就要保這樣子的才有用………(挖哩勒~他根本忘了當年要他簽保單時候的嘴臉)


台北榮總的病房,長青、思源、中正三棟大樓我們都住過,用藥及施打程序等大主軸,完全由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規劃,但是執行的細節和提供給病患和家屬使用的設施則是各大樓各醫護站各有不同。比如登記病人[輸入、排出量],有的護理站會提供印製好的表格,有的護理站只給幾張用迴紋針別起來的便條紙,用原子筆在最頂端和中間各劃一條橫線和直線,註明出、入,就可以登記了。配膳間是病房家屬每天要進出好幾次的地方,最基本的設施有24小時不間斷的冷熱開水和冰塊以及收集廚餘垃圾的分類筒。

而微波爐、蒸飯器並非所有大樓的配膳間都具備。我住過的大樓裡,有一層配膳間流理台的水龍頭開關是用感應式的,開關雖然方便但是只能供應冷水,我覺得在清洗餐具方面有點不方便,因為我們家沒有使用洗碗精的習慣,餐後用具都是用熱水和抹布在水龍頭下直接沖洗。在醫院的配膳間洗餐具還有一個很棒的特點,可以把清洗完的餐具再用熱開水燙過,儲放在冰箱裏衛生又方便。

病患進食秤重量的磅秤,有的護理站只提供一個,有的護理站提供多個磅秤讓家屬共用,自行過磅登記。其中有兩個護理站提供一個病房一個磅秤,這可真的好貼心,因為病人進食前的每樣物品要先秤一次,吃完以後的湯湯水水和容器還要再秤一次,前後重量相減後的數目才是他的輸入量,如果病房離護理站遠一點或是食材多了幾樣,可真像病患家屬記憶力和腿力的特訓營。

打化學藥劑的細節也稍有不同,有的護理站是整瓶藥劑像一般的生理食鹽水一樣倒掛起來就打了。有兩個護理站,是瓶子外面套著黑袋子打,有一站護理師非常用心,不但瓶身用黑袋子包覆著,連全程的導管都用新的複寫紙包住隔離光線。最後一站則是製作一個套袋把整個藥袋連導管都套住,甚至和注射台的接縫處都避光。看來醫院裡也是戲法人人會變各有巧妙不同,重點只有一個~一定要把病醫好!至於小細節我們門外漢真的不懂它的關鍵性,以上種種只當做茶餘飯後說說罷了。











到醫院看病,相信很多人都曾經和我有相同的經驗,醫師因為門診病號多,和病患的交談大都精簡扼要,如果病患或是家屬沒有及時提出問題,很快的就接下一位。經常會在離開醫院以後才想到好多問題該問,卻為時已晚。這次陪老公就醫過程裡,我特地隨身攜帶一本小筆記簿,隨時記錄著想請教醫師的問題、醫師的門診醫囑、住院化療行程、心情雜記、代辦事項…….。歷經半年多的漫長療程,我發覺小筆記簿幫了我好大的忙,免去把所有事情記在腦子裡、掛在心窩裡的繁雜,整個作息我可以條理清晰又不致遺漏,心緒也可以從容不迫,任何事情在有記錄為證的情形下可以免去很多疑慮,這是個足以和朋友們分享的好法子。

在第三次化療結束時,主治醫師曾經安排照了一次患部的超音波,出院一個星期之後我們有一個預約的骨科門診,大夫秀出影片為我們解說老公的患部現況。隔天下午,老公辦公室的小姐來電話關心他的復原情形。小姐本身曾經做過化療,在老公請假癌療的的第一時間提供我很多的經驗和訊息,每次療程的空檔老公回辦公室上班,他也都給予相當的關照,是我們很重要的顧問。

小姐的口氣聽起來有些擔心,她想知道骨科醫師看了片子是怎麼說的。我告訴她:醫師在片子上指出殘留在身上那0.7公分的位置,他說目前它的邊緣已經呈不規則的形狀,表示已經友鈣化的現象,而且照出來的顏色比較淡,和癌細胞的顏色不一樣,所以醫師判斷經過三次的化療和35次的放射治療後,這個東西已經被控制住了,但是還不可掉以輕心,還要持續追蹤,所以他為我們預約12月份的門診來排一次磁振造影,時間正好昰下一個三個月一次的追蹤。小姐聽完鬆了一口氣,原來老公把醫師的話聽成了另一回事,他告訴小姐:醫生說有長一個0.7公分邊緣不規則的東西,其他的就沒什麼印象了。看來他掐頭去尾的把醫生的話聽糊塗了。老公回家後我告訴他小姐來電話的經過,他才搞清楚狀況說:我還以為又長出一個0.7公分出來了。我提醒他,要離開診間的時候陳醫師還握你的手說恭喜你,還要繼續加油!你都忘了嗎?

[~是哦!?]

他可真的忘了有這一回事呢!幸好我有筆記為證。


想想,我和老公某些方面還滿互補的,譬如說,他的方向感特別好,只要手中握有一張地圖,就算到了國外,租一部車子就可以上路。在國內,國道、省公路交叉連結全省走透透溜得很。而我則是超級路痴,嚴重到百貨公司如果有兩個以上的出口我都有可能迷路,所以以前我家孩子小的時候搭我開的車,總是會擔心的問我[真的知道路嗎?] 。這個短處我有自知之明,所以只要外出,我都很認份的當老公的跟屁蟲。倒是生活上的其他細節部分我就比他強多了,因為他沒耐性把比較長的話完全聽完、把比較長的文字說明給看完,經常是抓到大綱就用他自己的思考去判讀,而我則對於生活上的瑣碎和自認不是自己專長的領域,比較能耐住性子也願意花較多的時間去了解或是學習。


到大醫院看病還有一項壓力,就是護士小姐會遞給你一大把長短不一的單子,雖然他會告訴你這是什麼單,要去哪裡做什麼,也會在單子上面用紅筆劃線畫圈圈,可是護士小姐一長串俐落的解說,對初診或是不常跑醫院的人甚至年紀稍長者,實在是有聽沒有懂,就算是再問一次,還是不懂!因為環境陌生,作業流程陌生嘛。還好經過幾次的經驗就會抓到頭緒了。

門診完畢,院方會交給患者的單子不外是繳費單、預約掛號單、領藥單、打針單、抽血單和檢驗單,可先把預約掛號單收到包包裡再依序處理:

1、首先要到繳費處把所有單據連同健保卡交收費人員,繳交100元,對方會在所有單據上蓋收費的圓戳章,下次門診前的抽血檢查就不需要再繳費了。(如果沒蓋到圓戳章,抽血前還要再繳一次100)。繳完費後再把抽血單放回包包裡。

2、領藥:每張領藥單的左或右上方都會有一行較大的字標明著領藥的窗口和序號

3、如果需要立即打針,在打針單的下方都會註明打針的地點。

4、如果需要做檢驗則要先去排檢驗時間,同樣的,在檢驗單的下方都會有文字註明登記檢驗的地點。

總之,收到一堆單子,腦筋一片亂的時候,不必心急,慢慢來,不會有人趕你,找個位子坐下來把所有的單子內容看一遍,暫時用不到的單子先收起來。繳費是作業流程的第一關,沒有繳費章,後續動作都無法進行,完成繳費之後再把收據等逐步的給收起來,手上的單子越少,處理起來越清楚。心鎮定了,視野自然會變寬,坐下來抬起頭左右上下多看幾次,大醫院的各種指標都還滿大、滿清楚,甚至四周還都有穿著[有問題可以問我]背心的志工好協助,不會有大問題的。

我習慣包包裡帶者一個軟的資料夾,把當天的所有單據放在資料夾裡,和包包裡頭雜七雜八的東西分開,回家以後登錄或是整理起來,任何一張資料都不至於會遺漏掉。

沒有留言: